环评报告的全称是“环境影响报告”,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,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的一种专业文档,分为“报告表”和“报告书”两种级别,一般需要进行报告书编制的项目包括电镀、造纸、橡胶再生加工等污染比较大的项目,需要编制报告表的项目包括一般的五金机制加工、木制加工等行业。
需要注意的是,环评报告也可以这样分类:一般类环评、辐射类环评、生态类环评、规划类环评等。另外,环评报告表并不是一张表格,而是一本25-150页的“书”,而报告书则可以理解为一本更加详细、更厚的“书”,一本有100到几百页的篇幅。
如今环保行业备受各界关注,工厂、学校、医疗机构、生活服务项目等工业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建设、运营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,需要专业的评估单位,这类机构叫“环评单位”或“环评公司”。而负责项目现场勘测和环境影响评估的人员,叫做“环评师”,全称“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”。
一般环评是项目建设之前就要做的,经过环保局审批后,取得《环评批复意见》后再建设,否则,项目的建设是违法环保法规的。环评是一种制度,是环境管理的一种基本制度。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,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、预测和评估,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,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。
在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今天,建设项目是否有做环评(编制成环评报告,并报送环保局审批),则成为了环保部门检查工厂等项目的必看内容。
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。
1、总体结构符合要求: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,内容全面,重点突出。
2、基础数据可靠:基础数据是评价的基础,基础数据如果有错误,特别是污染源排放量有错误,即使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式和精确计算,其计算结果也是错误的。因此,基础数据必须可靠。若不同来源的同一参数数据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。
3、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: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,参数也因污染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。因此,预测模式和参数选择应具体分析,应选择模式的推导条件和评价条件相近或相同的模式。
4、结论观点明确,客观可信:结论中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、选址的合理性做出明确的回答,不能模棱两可。结论必须以报告书中客观的论证为依据,不能带有感情色彩。
5、表达准确,篇幅合理:语句通顺、条理清楚、文字简练,篇幅不宜过长。凡带有综合性、结论性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正文中,对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附件中,以减少篇幅。
6、署名符合要求: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、报告书的署名,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、技术总负责人、技术审核人、项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,报告编写人署名。